Unpacking – mashups, practices, collections 開箱 – 雜。習。集。 (2021)

Foreword
Cicy works with finite objects with discrete physical boundaries, and yet her work transports us beyond borders of our lifeworld. Unpacking is what we do in psychotherapy, trying to heal the maladies of the soul, restoring order amidst chaos. Healing is found through her hands transforming inanimate objects into powerful narratives of life. Cicy’s first piece of serious craft is a birthday present for her mom, and her revolt against the encroaching pressure of the market is a line of work for her son. Private? Almost. 

If aesthetics of heterogeneity is to be found in the material, we can talk about texture and composition, and how about turning the city’s concrete and steel that impose themselves upon us into symbols of fragility? With a mother’s loving hands undoing the unfinished business of a daughter, we see the strength of a woman resisting inscriptions that produce tension and conflict among the many roles she embodies – mother, artist, daughter, teacher, lover, researcher, et cetera, et cetera.

This show takes you through time, a paradoxical trajectory. Aging and growth is also remembering and reconstruction. We are subtly anticipating the inevitable, showing itself in the transient glory of the cherry blossom, or the menacing grief over childhood lost. The very ideas of purpose and function are questioned,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of us trapped in this confusion between art and craft. Literally academic!

We may think that we are here to watch a show; and look at some objects of interest. They are looking at us, and inviting us to take a look at ourselves, at our lives. I would not be surprised if some of us are triggered into our own unpacking, and rediscover parts of ourselves, amidst which beauty resides.

                                                      Prof. Ka Tat Tsang (January 2021, Toronto)


前言

程詩賢在工作中使用有限和具有清晰物理邊界的物件,然而作品卻把我們送往生活世界的界限之外。把箱子打開來收拾是我們心理治療的工作:療癒心靈的傷痛,在混亂中重建秩序。她雙手把死物轉化為強大的生命故事,於是創傷得到療癒。程詩賢的第一個認真的工藝作品是給媽媽的生日禮物,後來她為兒子打造的系列產品,就是她對來勢洶洶的市場力量作出抗爭。是私密的嗎? 幾乎是了。

如果異質性的美學是體驗在物料之中,那我們可以談談質感和合成,但我們又怎樣談論城市的鋼筋和混凝土加諸我們身上時竟然變成脆弱的符號? 當帶著母愛的雙手去化解作為女兒的未了之事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女人的堅強 ,抗拒着在她身上作出的刻劃,而張力與衝突是源於自身承載著許多角色:母親、藝術家、女兒、老師、情人、研究員,諸如此類,諸如此類。

這個展覽帶你穿越時間,一個充滿弔詭的歷程,老化與成長也在記憶與重構中。我們隱約地期待那必然性,現身於櫻花轉瞬即逝的榮光中,又或許在喪失的童年所引起的驚恐和哀傷裏。當日常的目的與功能受到質疑,或許還有許多人困在藝術與工藝之間的迷思之中。這真是學術!

大家以為自己是到來看一場展覽,觀看一些有趣的東西;其實,它們也在凝視大家,也邀請我們好好觀照自身和自己的生命。如果有人受到觸動,展開了開箱收拾的歷程,重新發現自己某些部份,我不會感到驚訝,那就是美之所在。

                                                                             曾家達教授 (2021年1月,多倫多) 

“思想情感因年歲長大而有所改變。由女兒到母親不同時期的創丶作和相關的審美經驗分享。”

小時候,媽媽是在家中敎裁剪的。

我們的起居室沒有一般的家居傢俬,而是由十來部衣車環邊圍繞,並在正中放着兩張大裁床。每星期也有三數個晚上,有不同的姨姨前來我們家上課。他們在裁床上剪裁縫合,高談闊論,由度身講到布料選擇,由布料紋理花樣講到剪裁,又由裁縫合講到手工細節… 。而我就在裁床低下一面幫我的剪紙公仔剪裁新衣,一面留意丶收集丶 整合丶分析丶聯想丶意會在裁床上面的對話,並以想像剪裁縫合我的華衣美服。

當年媽媽也有常常造衫給我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絲綿背心。

媽媽不單爲我度衣定造,還親手打製,厚薄適中的絲綿夾層,配合我生活日常的需要。不單是實用,製作上還一絲不苟,媽媽説布料的圖案大,對花就比較難。但為了好看,她還是選擇繡有漂亮大金錢圖案的織錦布,並細心地把背心前,後,左,右,每一幅布料的圖案一一佩對才剪裁。 他還特意加上配色的手造花鈕和手縫包邊。實物早就破掉,沒有留下,也沒有照片參照。但印象中這滿載着媽媽的愛,人除了生理和生存本能,還有情感。每次想起這件絲綿背心,我也感到暖意,這是我記憶中最早對美的經驗。

記憶中,第一次好認真地造手作是十來,給媽媽造的生日禮物。

我非常認真地仿效媽媽的專業,心想以我多年來在裁床底下的知識總和,一定可以造一件完美配合媽媽的衣服。那衣服的具體樣子我完忘記了,只記得媽媽一點也不欣賞,細節忘記了,但他的評價大至上是 : 浪費時間,有時間就讀下書啦! 我因為這件事不開心了好多年,後來想到這只是媽媽通過對象直觀自身,把對自己人生的不認同的情感外射。他手作勞動的努力沒有得到應有的社會認同或成就,所以不想我走一樣的路! 原來美不美不在物件本身,在於觀者的情感和想像

從小開始,手作就是我的興趣。

媽媽的反對沒有減退我對手作的熱愛,只是由檯面作業改到檯下吧了。

思想牽動情緒成了創作的源動力。慢慢地手作成我表達自己的媒介。

年輕時由反叛性格出發,源於對固有價值觀的懷疑,相信物件的價值不等同於物質價值,對一刀切的好壞二分法不感認同… 。

在2007年 [ 小時候世界大The World When I Was Small ] 展覽,展視了我於1998 至2007年間製作給自己的部份小物件。他們是我的日記, 記錄了我一次又一次生活上由體驗得到的體會,思想物化成器物。每次再看,有如從新體會,使我精神更能向上,自過失煩惱中解救。

2016年及2021年我把之前的作品集結[雜。習。集。Unpacking ] 展示,再次回看多年的作品。十多二十年的心理歷程差異,令我在共鳴的同時,也體會到心境情懷因年歲長大而有所不同

節錄自 [脆弱的城市生活The Fragility of City Living: 程詩賢作品展] 展覽圖錄,2013。”生活在高速發展的國際大都會,非人性化的城市發展以利益回報和效率作大前提。在高、大、快作標準的城市發展相比下, 人們被忽視或撰擇忽視、變得渺小,孤獨和迷失,這是一種浮遊和脆弱的處境。”

粗略模糊的意念在創作過程中經多次修改、調適,逐步發展成作品。

….作品形態是從公路得到的啟示,借用路的兩極性:分隔和連接。再加上在狂草中啟發出以曲折迂迴,連連相應中可達致的速度感 。物料上選擇仿效城市建築中的水泥和鋼筋,而使用白瓷和銀支。本來可以是堅固的物料,被蓄意製成作品上脆弱的幼支和弱不禁風的連合。

一件件小形作品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體。從個體感情出發,表達普遍存在於城市群體生活中的處境。

人有一個物質化的身體,會成長會老是必然的事 。

雖然是佈天蓋地的真理,也要沙吹進自己的眼睛才清得清楚。2008年我成為了母親,生理上由外觀到健康都有明顯的變化。心理上遊走於家庭、事業和理想這幾個世界,同時要面對不同身分的衝突和矛盾, 令我在短時間內要體驗成長和老化。

引自程詩賢 [雙手與關係]  一文,AVA Magazine #4,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2015。

我以往的創作往往圍繞着對種種社會問題的察覺,並以作品提問,從而為觀者提供反思的機會。增加了母親這個角色,令我變得比較主動了一點,我察覺到小孩才剛落地,實在没有人生的閱歷,那有思想可以反思。因此我在提出問題以作為反省以外,也想以母愛的心情,改善和調節一下人性化的問題。要發展一個以人為本的生活環境,就由母子關係開始吧!

小兒自小便不愛哭,一睡醒了就笑,非常喜歡和人作伴。也許只要給小兒一個電子玩具,我就可交換到創作的時間。但時間再貧乏也要把關,我相信真正的觸感玩具有高科技玩具不能取代的精髓,這就是充實的相處時光。

我在書本上一面學習兒童成長期的發展,一面依隨書中的描述創作合年齡的小玩意和他互動。單純出於我愛手作勞動,小兒愛玩的原因,一件一件的小玩意,便在我們家中的工作室推陳出新。

[母與子]糸列,記錄著我們相處時光,生活點滴,回應小兒成長的同時也給我另一個角度體會人生。作品樸實平凡,沒有眩目的元素。大多是我們可以一起參與互動的小物件:

手作的過程引證我的能力。我的作品是我的努力成果,因而今我愛上手工勞作。正如小兒吹一口氣、動一下指頭,把自身微弱的能力傳移成動能,把物件變動,從而看見到經過努力,自己的能力,便可改變世界,因相信自己而快樂。我和小兒在一同參與遊戲時,身體力行,互相啟發、溝通 。我們一起玩,一起成長,一起發現新事物。他如同清風吹醒了我,帶我回到本已忘掉了的童年,過我第二個人生,重新發現以住未留意的小事小物,令我對生活多了一層的體會。

人性化的需求是一生一世的。青年要,壯年要,老年也要。本質上没有改變,只是每個階段的需要有所不同。九歲時小兒需要什麼…十九歲時小兒需要什麼…到九十歲的時候又需要什麼…

程詩賢